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2010修订)
1、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维护农业机械产品用户的合法权益,提高农业机械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明确农业机械产品生产者、销售者、修理者的修理、更换、退货(以下简称为三包)责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2、《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于2009年9月28日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得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共同认可。该规定自2010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规定旨在规范农业机械产品的修理、更换和退货责任,确保消费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3、农机三包规定明确了农业机械产品谁销售谁负责“三包”的原则,并规定凡不能保证实施农机“三包”规定的,不得销售农机产品。同时还对农机产品的范围、换货、退货及维修方面的具体问题做出了规定。法律依据:《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第三条农业机械产品实行谁销售谁负责三包的原则。
4、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内贸易部、机械工业部、农业部联合颁布的《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三包规定)指出,农业机械产品实行谁销售谁负责三包的原则。其中第八条规定了整机及主要部件的三包有效期。
5、《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是二〇一〇年三月十三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文件。
6、你好,根据《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第七章第三十九条: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认真履行三包有关质量问题监管职责。生产者未按照本规定第二十四条履行明示义务的,或通过明示内容有意规避责任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依法予以处理。
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第一部分4设施使用管理 设施的使用管理包括设施技术培训、定人定机、设施点检、重点设施管理、润滑、交接班等管理。
教育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爱护自己所开的机械设备,保证机械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项目部所有施工用机械设备必须按照机械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检查维修保养。所有机械设备在出车前,运行中,收车后都必须认真进行检查,进行必要的紧固润滑,特别是转向系统、制动系统、行走系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概述 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是为了确保企业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设备使用寿命、降低故障发生概率而制定的一套规范。该制度明确了设备的日常检查、定期保养、故障排除等流程及责任人,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三级保养制是以操作者为主对设备进行以保为主、保修并重的强制性维修制度。三级保养制是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实行群管群修,专群结合,搞好设备维护保养的有效办法。
机械设备的维修
设备未通电时,判定电气设备按钮、接触器、热继电器以及保险丝的好坏,从而判定故障所在。通电试验,听其声、测参数、判定故障,最后进行维修。 清洁先于维修 对污染较重的电气设备,先对其按钮、接线点、接触点进行清洁,检查外部控制键是否失灵。
机修专业主要负责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安装与调试。 机械设备的维修 机修专业技师负责对各种机械设备进行故障排查和维修。当设备出现运行异常或损坏时,他们能够进行快速准确的故障诊断,并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来修复设备,使其恢复正常运行。
维修设备的注意事项包括: 在拆卸任何机械设备之前,务必切断电源,并挂上“正在修理”的警示标志,以防止工伤事故的发生。 若在机械设备下方作业,应在待修设备上悬挂“正在修理,禁止转动”的警示牌。 高空作业时,必须穿戴安全带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任何机械设备在拆卸前必须切断电源,并挂上正在修理的标记牌,以免发生工伤事故。如果在机械设备下面工作,则应在修理的设备上挂上“正在修理,切勿转动机器”的牌子。高空作业时,应扎系安全带,做好防护措施。修理时注意安全,不准上下投递工具和零件,以免失手造成事故或损坏工具。
技术路线包括问题诊断与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实施与效果评估。管理措施确保负责人与团队协作、质量控制、安全风险评估、总结与学习。综上所述,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与改造对确保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至关重要。通过有效维护保养与精心改造,机械设备能为企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机械设备的修理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维修包含以下内容:设备检查 维修的第一步通常是检查设备或系统的状况。这包括评估其性能、识别潜在的问题以及确定需要修复或更换的部件。检查过程可能涉及运行诊断测试,使用专业工具和技术来识别故障源。故障诊断与修复 在检查设备后,维修工需要确定具体的故障点,并找出原因。
.小修 设备小修是工作量最小的计划修理。对于实行状态监测修理的设备,小修的内容是针对日常点检、定期检查和状态监测诊断发现的问题,拆卸有关部件,进行检查、调整、更换或修复失效的零件,以恢复设备的正常功能。
维修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机械维修 机械维修是维修类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涉及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及保养。这包括对设备进行检查、故障诊断、更换损坏的零部件、调整设备性能等,以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电器维修 电器维修主要涉及对电子设备、电路及电气系统的修复和维护。
机电维修是指对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修理和改进的工作,以确保这些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达到预期的性能标准。机电维修工作通常包括故障诊断、零部件更换、系统升级、预防性维护等。机电维修对于保障生产效率和安全至关重要。
机械设备检修时有哪些安全要求?
禁止带电拆卸自动化控制设备,如PLC模块、在线仪表、气动阀的线路板等,以免损坏电子元器件。禁止在设备未停止的时候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机械设备检修时的安全要求主要包括:断电操作、使用适当的防护设备、确保工作环境安全以及遵守操作规程。首先,进行机械设备检修时,最首要的安全要求就是断电操作。在开始任何检修工作之前,必须先切断相关设备的电源,以防止电流对人体造成伤害或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
在进行机械设备维修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无论是日常工作、临时任务还是应急抢险,都不应简化作业程序或降低作业标准,严禁违章作业。 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应穿戴适当的工作服和其他防护用品,如在潮湿环境或露天作业时,应穿绝缘鞋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同时,禁止穿着高跟鞋。
机械检修,必须在停止设备运行的前提下进行,并拉断机械的动力电源,设专人防护;严禁在机械运行时进行机械设备的检修。
对设备进行检修时,必须严格遵循“断电挂牌”制度。 若在机械设备下方工作,应确保设备上挂有“正在修理,切勿转动机器”的警示牌。在修理带有车轮的机械时,应用三角铁堵住车轮,防止其滚动。 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机械设备维护保养有哪些规则?
1、清洁,设备内外整齐,滑动面,螺丝,齿条,齿轮箱,油孔等无油污,所有部件不漏油,不漏气,设备周围有切屑,杂物,污物进行清洁。检查,熟悉设备结构性能,了解设备的准确性,标准和检查项目。如果您发现上一班导致事故或部件故障,请立即报告,进行评估,然后在修理后开车。
2、- 整齐:确保工具、工件和附件有序放置,安全防护装置完整,线路管道无损坏。- 清洁:保持设备内外清洁,润滑部件无油污,无碰伤,设备无油、水、气、电泄漏,及时清理切屑垃圾。- 润滑:按时加油换油,油质须达标,维护油壶、油枪等清洁齐全,油路畅通。
3、设备维护保养的要求主要包括清洁、整齐、润滑和安全等方面。设备维护保养应按维护规程进行,其中包括设备达到整洁、清洁、坚固、润滑、防腐、安全等的作业内容、作业方法、使用的工器具及材料、达到的标准及注意事项。
4、设备的定期保养周期,作业项目、技术规范,必须遵循设备各总成和零部件的磨损规律,结合使用的条件,参照说明书的要求执行。定期保养一般分为例行保养和分级保养:分级保养为二级保养,以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为主要内容。
5、机械设备保养分三级。分为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日常保养是每日每班的保养,以操作工为主,认真检查;加注润滑油;使设备保持整齐;清洁;润滑良好;安全。班中发生故障及时排除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6、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第一部分4设施使用管理 设施的使用管理包括设施技术培训、定人定机、设施点检、重点设施管理、润滑、交接班等管理。